从“人工智能 ”看标准化

来源:  时间:2025-8-27  浏览:418

2025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 ,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这份意见的出台,为标准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模型能力标准化。在人工智能领域,模型是核心要素之一。

《意见》中提到要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基础架构创新,同时建立健全模型能力评估体系,促进模型能力有效迭代提升。这就为模型能力标准化提供了契机。通过制定统一的模型能力标准,能够规范模型的研发、评估和应用。比如,可以对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泛化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标准制定。在图像识别模型中,明确规定其对不同类型图像的识别准确率要达到何种程度,这样在模型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有了清晰的参照标准,有助于提高模型整体质量,促进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有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二、数据供给标准化。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

《意见》指出要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鼓励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收益分成等方式。这一系列举措为数据供给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制定数据供给标准,能够明确数据的采集规范、标注规则、质量要求等。在医疗数据领域,规定医疗数据采集的格式、患者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以及数据标注的专业标准等,确保提供给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数据真实、准确、安全且符合行业需求,从源头上保障人工智能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智能算力标准化。智能算力是人工智能运行的硬件支撑。

《意见》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算力云服务。在此背景下,智能算力标准化势在必行。制定智能算力标准,可以涵盖算力性能指标、算力接口规范、算力能耗标准等方面。明确规定人工智能芯片计算速度、功耗等具体参数标准,以及算力云服务的服务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智能算力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促进智能算力市场的规范化竞争,推动智能算力产业健康发展。

四、应用环境标准化。

《意见》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健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指引、开放度评价与激励政策,完善应用试错容错管理制度。这些内容为应用环境标准化创造了条件。通过制定应用环境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的建设要求、行业应用共性平台的功能标准、应用服务商的服务规范等,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环境,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降低应用风险,提高应用成功率。

五、开源生态标准化。

支持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促进模型、工具、数据集等汇聚开放,培育优质开源项目,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开源贡献评价和激励机制,是《意见》中的重要内容。这为开源生态标准化提供了方向。制定开源生态标准,能够规范开源项目的代码质量、文档规范、贡献者权益等方面。规定开源项目代码的编写风格、注释要求,以及贡献者的代码审核、版权归属等标准,有助于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开源项目,提高开源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推动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的繁荣发展。

六、人才培养标准化。

《意见》着重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符合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这为人才培养标准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可以明确不同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要求和评价标准。对于本科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规定其核心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时长和能力考核指标等,有助于提高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范性,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

七、金融支持标准化。

在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方面,《意见》提出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这为金融支持标准化提供了契机。制定金融支持标准,能够规范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标准、风险评估标准、财政补贴标准等。明确规定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投资额度、投资阶段要求,以及财政补贴的申请条件和补贴额度计算方法等,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资本良性循环。

八、安全能力标准化。

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意见》提出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防范模型的黑箱、幻觉、算法歧视等带来的风险,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这为安全能力标准化提供了要求。制定安全能力标准,可以涵盖模型安全评估标准、数据安全保护标准、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标准、应用系统安全检测标准等。规定模型在上线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对算法歧视风险的检测标准和应对措施,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保护用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九、国际合作标准化。

《意见》指出把人工智能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深化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开源可及,强化算力、数据、人才等领域国际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这为国际合作标准化带来了机遇。制定国际合作标准,能够规范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中的技术交流、数据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流动等方面的规则。明确在国际数据共享中数据的传输安全标准、知识产权归属和使用权限等,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序开展,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十、法规伦理标准化。

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准则等,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相关立法工作,是《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为法规伦理标准化提供了方向。制定法规伦理标准,能够明确人工智能在研发、应用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伦理规范。规定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中,当面临不可避免的碰撞时,算法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界定,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符合法律和伦理的框架内发展,避免技术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为标准化工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诸多机遇。抓住这些机遇,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C座21层  邮箱:邮编:250101 电话:0531-88825775
© 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企业家协会|官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6991号-1
Copyright©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